新闻资讯

  • 当前位置:
  • > 首页
  • > 新闻资讯 > 单位新闻
国庆中秋双节不停工,攻坚不“打烊”
时间:2025-09-30|   浏览量:50

星光不问赶路人,韶华不负追梦者。在这本该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院(公司)各项目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全力追赶工期,用奉献诠释责任担当,用奋斗书写美好未来,用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锦绣



哈德锌多金属矿勘查项目



中秋明月悬,国庆红旗展,当人们或与家人团聚,或畅游祖国山河时,哈德锌多金属矿勘查项目的野外一线却是一派紧张忙碌的工作景象。为了加快找矿突破,助力资源保障,项目组全体成员主动放弃双节假期,扎根一线,在地质勘查岗位上默默坚守、奋力攻坚。

该勘查项目是院(公司)重点矿产勘查工程,对摸清区域铅锌资源家底、服务地方矿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项目自启动以来,聚焦“精准找矿、高效勘查” 目标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钻探进尺上万米,圈定了多处铅锌矿化体,获取了一批具有重要找矿价值的地质数据,为后续深入勘查与资源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双节期间,为确保项目进度不滞后,项目组提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优化钻探施工流程,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与安全管理。

野外勘查环境艰苦,草原上昼夜温差大,白天烈日暴晒,夜晚寒风凛冽。野外岩心编录需要在露天环境下进行,正午阳光强烈,一线员工头顶烈日,认真观察每一块岩心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详细记录相关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他们常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膝盖蹲得发麻也浑然不觉。晚上,他们还要把白天采集的数据整理好,输入电脑,经常工作到深夜。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动摇项目组的工作热情。“咱们干地质的,就得能吃苦、肯钻研,假期虽然不能休息,但想到能为找矿事业出份力,心里就特别有干劲。”这是项目组成员常挂在嘴边的话。

安全生产是项目推进的生命线。双节期间,项目部更是将安全工作摆在首位。现场设置多处安全警示标识,定期对钻机等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同时,项目组开展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不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项目组不仅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也十分注重职工的生活保障。考虑到野外条件有限,项目部提前为职工准备了月饼、水果等节日食品,还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大家开展简单的文体活动,让职工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如今,哈德锌多金属矿勘查项目仍在持续推进中,项目组职工们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的地质人精神,在广袤的草原上挥洒汗水,用坚守与担当,为祖国的矿产资源勘查事业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向双节献礼。

1759200865919402.jpg

阿拉善左旗温都尔毛道铁矿详查项目
在这个双节同庆的日子里,阿拉善左旗温都尔毛道铁矿详查项目施工现场依旧热火朝天。地质工作者们放弃休假,以实干精神推进项目建设,用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
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作为院(公司)本年度重点地质勘查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累计完成1:10000地质填图28.56平方公里、1:2000地质填图4.35平方公里、探槽施工6500立方米、钻探进尺8000米,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一是优化人员配置,实行弹性工作制,确保24小时都有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二是引进RTK等先进测绘设备,大幅提升勘探效率和数据精度;三是建立每日技术研讨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当天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项目一线职工克服了野外作业环境恶劣、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始终坚守岗位。在全体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进展顺利,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毛道项目.jpg

额济纳旗沙红山南矿区萤石矿勘探项目
受阿拉善盟黎明实业有限公司委托,院(公司)承担的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沙红山南矿区萤石矿勘探项目,目的是查明矿区资源储量,为下一步探转采提供地质依据。地质勘查二分院(公司)组织技术力量,于9月8日赴工区开始了前期填图及以往岩心编录工作。

初秋的额济纳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达20℃。清晨,项目组技术人员身着厚重外套开展野外作业;午间在戈壁滩上简单用餐时,随身干粮常会落上一层细沙;夜间则在无信号的项目部挑灯整理资料。尽管工作环境艰苦,项目组成员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

为了在入冬前完成项目野外工作,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项目组没有停工,按部就班,早出晚归。项目组人员乐观地说:“这么凉爽的额济纳,正是大干一场的时候,比起夏天的40℃高温,现在已经算舒服的了。虽然小长假不能和家人团圆,但能在野外为国家找矿,这是最有底气、最有意义的国庆了。”

当城市中合家团聚之时,沙红山南矿区的戈壁滩上,我们地质队员,用脚步丈量着大地,用坚守诠释着责任,在祖国的西北边陲,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地质礼物”。

WPS拼图0.jpg

布龙图磷矿勘探项目
金秋送爽,举国同庆。当城市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与祥和中,院(公司)布龙图磷矿勘探项目工作现场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为确保项目按节点高效推进,一线职工主动放弃国庆假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坚守施工一线,用奋斗的身影诠释着劳动者的最美姿态,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布龙图磷矿勘探项目金额为980万元,是院(公司)重点矿产资源勘查工程,肩负为国家寻找北方磷矿开发利用使命。两个多月来,项目组已完成1:10000地质草测38.02 km、1:10000土壤测量约13 km21:2000地质测量约12 km2,累计采集样3500余件,为后续深部验证奠定扎实依据。团队创新日调度、周复盘、月攻坚机制,40天完成了矿区地质测量工作,实现多工种平行作业,跑出勘查加速度

野外条件艰苦,职工住民房、吃简餐,日均徒步十余公里负重采样,面对暴晒、骤雨、沙尘暴交替侵袭,党员先锋岗始终冲在最前,以找矿报国信念带动全员。大家放弃休假,清晨五点出工、傍晚七点收样,夜里整理数据至深夜,用双脚丈量高原,用汗水换取毫米级精度,确保每一份野外记录真实可靠。

项目的实施,将为区域磷矿资源的科学、合理、高效开发提供关键的地质数据支撑。通过1:100001:2000等不同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及系统的样品采集与分析,项目组将详细查明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条件,圈定磷矿化异常带,评价成矿潜力,为后续的详查和勘探工作提供精准的靶区。这些详实、可靠的地质数据,是制定科学开发方案、优化采矿设计、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基础。项目的成果将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包头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磷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对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WPS拼图0.jpg

西营盘地质勘查项目
西营盘地质勘查项目自6月启动以来,已先后完成化探、物探及槽探等关键找矿工作。双节期间正值地质钻探关键阶段,项目组秉持"不停工、不减速"的工作态度,全力推进项目进度。

地质工作性质决定了项目组成员与家人聚少离多的常态。野外工作环境艰苦,但项目组始终保持专业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钻探工作持续进行中,项目组将继续保持高效工作状态,确保按期完成勘查任务。   

WPS拼图0.jpg

内蒙古北方防沙带-黄河重点生态区(呼和浩特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监理项目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当大多数人踏上归途或享受假期时,生态地质分院内蒙古北方防沙带-黄河重点生态区(呼和浩特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监理项目现场依旧机械轰鸣、紧张有序地推进着。

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处于冲刺验收的关键时期。项目组全员放弃休假,采取"两班倒"工作模式全力推进。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55个标段467个图斑90%的土方及覆绿工程。针对废弃矿山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交通不便等困难,项目部提前10天制定详细施工计划,倒排工期,将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人、时间精确到天,并在节前全面进行排查整改,同时投入10名管理人员和4台车辆,现场同步开展内业资料核查和现场施工督导,确保10月15日完成初步验收目标 。

项目组成员克服恶劣环境坚守岗位,纷纷表示:"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能为生态修复事业贡献力量,这个假期过得特别有意义。"   

1759201058959823.jpg

内蒙古北方防沙带重点生态攻坚区(包头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勘察设计项目
国庆中秋假期,内蒙古北方防沙带重点生态攻坚区(包头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全体参建人员主动放弃假期休息,坚守施工一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作为院(公司)生态板块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614万元,计划治理357处废弃矿山图斑,治理总面积达1925.16公顷。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消除151处地质环境安全隐患,新增及提质改造耕地174.41公顷、林地642.39公顷、草地910.75公顷,使土地沙化程度降低45.06%,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0.80%,惠及36.52万居民,显著提升区域生态防护功能。

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工期项目组提前10天完成全部现场勘察工作并顺利转入设计阶段;通过组织多次专题技术研讨会,创新性地运用BIM三维建模技术对治理方案进行可视化分析与优化,提升了设计效率与方案质量;针对土默特右旗特殊地质条件,项目组采用水下地形测绘与水土样品检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攻克难题,为后续工程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WPS拼图0.jpg

乌拉特后旗东升庙硫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竖井工程地质勘察项目
金秋十月晴好日,奋进扬帆正当时。国庆期间,内蒙院乌拉特后旗东升庙硫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竖井工程地质勘察项目不停工,项目精心组织,主动担当,保质量、抓安全,冲出项目进展加速度。
项目工区地面采空区分布广泛,地下岩层条件复杂,给钻探施工带来了极大困难。钻进效率低、岩心采取率不稳定、孔内异常情况频面对这些“拦路虎”,项目组没有退缩。技术人员扎根一线,反复研讨,大胆采用新型复合钻进工艺,优化泥浆配比,并根据实时岩屑判断和孔内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施工参数。通过引入先进的随钻测量技术和孔内成像系统,精准识别破碎带和采空区边界,极大提升了钻探效率和取芯质量,成功获取了关键地层的高质量岩心样本及数据,为准确评估工程地质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较于地面钻探,井下施工空间狭小、环境恶劣、多工种交叉作业,协调难度极大。项目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成立了井下施工专项指挥小组,实行统一指挥、动态调度、安全优先的管理模式。通过每日井下协调会、可视化调度系统,精准安排钻探、物探、测量、支护等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和空间,确保井筒内有限空间的高效、有序利用。

在工期紧、任务重的压力下,项目组成员主动放弃休假,长期驻扎野外现场。党员和技术骨干冲锋在前,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年轻技术人员虚心请教,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本次竖井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查明了工区深部地层结构、岩体完整性及不良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别是对采空区的稳定性做出了科学评价,为竖井的精准设计与安全施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依据,有效规避工程风险。

1759201153584883.jpg

点赞(0)
  • 相关链接
上级单位 友情链接
邮箱:nmgdzkcy@126.com 电话/传真:0471—461238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盛魁文创园二期北区S4号楼
网址:http://www.nmccgmb.cn

蒙公网安备 15010402000570号

版权所有: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 蒙ICP备2021004890号-1